光學倍頻

相關問題 & 資訊整理

光學倍頻

光学倍频是媒质在基频光波电场作用下产生的二阶非线性极化,被广泛使用到激光技术中。... , 雷射由於功率密度極高,可以透過非線性光頻轉換來改變輸出波長,進而產生自紫外光、可見光一直到近、中紅外光波段等不同雷射輸出。例如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綠光雷射筆,受限於材料特性無法用半導體雷射量產,因此市面上販售的,即是使用1064奈米的近紅外光固態雷射,二倍頻後得到的532奈米綠光雷射,其架構 ...,第一章導論. 晶體的光學非線性效應常用來延伸可用的雷射光波長範圍。從. 1960 年代發明第一台固態雷射之後,倍頻的技術即被廣泛的應用在. 固態雷射系統中。本研究主題中我們利用二倍頻的方式將532nm 的. 綠光雷射倍頻成波長266nm 的紫外光雷射,並應用Pound-Drever-Hall. 的回授技術來控制腔長擾動[13],以充份發揮固態雷 ... , 倍频过程是一个相位敏感的过程,通常需要相位匹配才可以达到较高的效率。这意味着在非线性晶体不同位置产生的谐波场在晶体的出射面相干叠加。如果相位匹配合适,且入射激光束具有高强度、高的束流质量以及适中的光学带宽,能量转换效率可以超过50%,在某些极限条件下甚至可以超过80%。如果入射光在 ...,非線性光學包括光學倍頻、混頻、參量振盪、克爾效應、光孤子等現象。利用強度極高的飛秒雷射可以產生高達上百倍的倍頻效應,可以用來產生深紫外光和軟X 射線。常用於產生非線性效應的物質有鈮酸鋰、鉭酸鋰、磷酸氧鈦鉀(KTP)、磷酸二氫鉀(KDP)、偏硼酸鋇(BBO)等晶體(具有高的2階非線性係數)及稀有氣體(主要用於產生高階 ... ,又称光学二次谐波,是指由于光与非线性媒质(一般是晶体)相互作用,使频率为ω的基频光转变为2ω的倍频光的现象。这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激光出现后的1961年,P.A.弗兰肯等人首次利用石英晶体将红宝石激光器发出的波长为694.3纳米的激光转变成波长为347.15纳米的倍频激光,从而开始了非线性光学的主要 ... ,倍頻片.紅外雷射檢測板.紅外上轉換片.紅外激光顯色卡.雷射調光片.光學轉換片.紅光探測卡.調光片/雷射雕刻機調光片/雷射切割機調光片/焊接機調光片/倍頻片.紅外顯示卡.陶瓷片.雷射顯色片980nm 1064nm 寬頻雷射雕刻機/切割機/雷射配件/玻璃陶瓷材質雷射光學轉換片/調光片倍頻片1064nm .800~1600nm多波段雷射調光片/ 雷射 ... ,此外,由於它的損傷閥值高以及吸收性低,BBO晶體非常適合使用在高峰值或高平均功率雷射的頻率轉換應用。BBO晶體的高透光範圍及紫外波段相位匹配高等特性,讓BBO晶體成為染料雷射、亞歷山大雷射及銅蒸汽雷射等倍頻材料來使用,亦可延伸讓Nd: YAG、鈦藍寶石及亞歷山大等雷射做一系列諧波產生得更有效率(倍頻、三倍頻、 ... ,雷射二倍頻,得到波長532nm 的綠光和波長561nm 的黃綠光輸出。且使. 用共振腔 ... 先當然是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陳永富老師,讓對光學、雷射系統一無所 ...... 2.5 二倍頻轉換. 二倍頻轉換(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SHG),是產生使基頻光頻率加倍,. 波長減半的技術,所以我們以兩個相同頻率為ω的基頻光,經非線性晶體轉換成. ,自從1960年代雷射的問世,Franken等人從實驗上觀察到倍頻現象起,非線性光學理論的發展得以突破,開始逐漸成為光學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廣泛來說,凡表示介質對外加光場響應特性的量與所加外場強度有關的光學現象,均屬於非線性光學的範疇,雷射光在可見光及紅外光不同波段的轉換與調變逐一實現。而現今也不斷發展出 ...

相關軟體 CPU-Z 資訊

CPU-Z
CPU- Z 為您提供諸如處理器名稱和供應商,核心步進和處理,處理器封裝,內部和外部時鐘,時鐘乘法器,部分超頻檢測以及包括支持的指令集在內的處理器功能等信息。該程序支持檢測處理器的核心電壓,L2 總線寬度,支持兩個處理器(僅限於 Windows NT 或 2000)以及內存定時(CAS 延遲,RAS 至 CAS,RAS 預充電)。 CPU- Z 是一個免費軟件,收集有關您的 Windows 系統的... CPU-Z 軟體介紹

光學倍頻 相關參考資料
光学倍频_百度百科

光学倍频是媒质在基频光波电场作用下产生的二阶非线性极化,被广泛使用到激光技术中。...

https://baike.baidu.com

雷射與非線性光學:雷射光頻轉換 - 物理雙月刊--中華民國物理學會

雷射由於功率密度極高,可以透過非線性光頻轉換來改變輸出波長,進而產生自紫外光、可見光一直到近、中紅外光波段等不同雷射輸出。例如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綠光雷射筆,受限於材料特性無法用半導體雷射量產,因此市面上販售的,即是使用1064奈米的近紅外光固態雷射,二倍頻後得到的532奈米綠光雷射,其架構 ...

http://psroc.org.tw

第一章導論

第一章導論. 晶體的光學非線性效應常用來延伸可用的雷射光波長範圍。從. 1960 年代發明第一台固態雷射之後,倍頻的技術即被廣泛的應用在. 固態雷射系統中。本研究主題中我們利用二倍頻的方式將532nm 的. 綠光雷射倍頻成波長266nm 的紫外光雷射,並應用Pound-Drever-Hall. 的回授技術來控制腔長擾動[13],以充份發揮固態雷 ...

http://etd.lib.nsysu.edu.tw

科学网—什么是倍频效应(Frequency Doubling)? - 郭旭东的博文

倍频过程是一个相位敏感的过程,通常需要相位匹配才可以达到较高的效率。这意味着在非线性晶体不同位置产生的谐波场在晶体的出射面相干叠加。如果相位匹配合适,且入射激光束具有高强度、高的束流质量以及适中的光学带宽,能量转换效率可以超过50%,在某些极限条件下甚至可以超过80%。如果入射光在 ...

http://blog.sciencenet.cn

非線性光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非線性光學包括光學倍頻、混頻、參量振盪、克爾效應、光孤子等現象。利用強度極高的飛秒雷射可以產生高達上百倍的倍頻效應,可以用來產生深紫外光和軟X 射線。常用於產生非線性效應的物質有鈮酸鋰、鉭酸鋰、磷酸氧鈦鉀(KTP)、磷酸二氫鉀(KDP)、偏硼酸鋇(BBO)等晶體(具有高的2階非線性係數)及稀有氣體(主要用於產生高階 ...

https://zh.wikipedia.org

光学倍频_互动百科

又称光学二次谐波,是指由于光与非线性媒质(一般是晶体)相互作用,使频率为ω的基频光转变为2ω的倍频光的现象。这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激光出现后的1961年,P.A.弗兰肯等人首次利用石英晶体将红宝石激光器发出的波长为694.3纳米的激光转变成波长为347.15纳米的倍频激光,从而开始了非线性光学的主要 ...

http://www.baike.com

雷射調光片雷射倍頻片光學轉換片 - 先鋒科技

倍頻片.紅外雷射檢測板.紅外上轉換片.紅外激光顯色卡.雷射調光片.光學轉換片.紅光探測卡.調光片/雷射雕刻機調光片/雷射切割機調光片/焊接機調光片/倍頻片.紅外顯示卡.陶瓷片.雷射顯色片980nm 1064nm 寬頻雷射雕刻機/切割機/雷射配件/玻璃陶瓷材質雷射光學轉換片/調光片倍頻片1064nm .800~1600nm多波段雷射調光片/ 雷射 ...

http://www.teo.com.tw

非線性BBO 晶體- 先鋒科技-光電光學光譜儀器雷射

此外,由於它的損傷閥值高以及吸收性低,BBO晶體非常適合使用在高峰值或高平均功率雷射的頻率轉換應用。BBO晶體的高透光範圍及紫外波段相位匹配高等特性,讓BBO晶體成為染料雷射、亞歷山大雷射及銅蒸汽雷射等倍頻材料來使用,亦可延伸讓Nd: YAG、鈦藍寶石及亞歷山大等雷射做一系列諧波產生得更有效率(倍頻、三倍頻、 ...

http://www.teo.com.tw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 交通大學

雷射二倍頻,得到波長532nm 的綠光和波長561nm 的黃綠光輸出。且使. 用共振腔 ... 先當然是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陳永富老師,讓對光學、雷射系統一無所 ...... 2.5 二倍頻轉換. 二倍頻轉換(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SHG),是產生使基頻光頻率加倍,. 波長減半的技術,所以我們以兩個相同頻率為ω的基頻光,經非線性晶體轉換成.

https://ir.nctu.edu.tw

偏硼酸鋇晶體的光學倍頻與和頻產生研究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自從1960年代雷射的問世,Franken等人從實驗上觀察到倍頻現象起,非線性光學理論的發展得以突破,開始逐漸成為光學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廣泛來說,凡表示介質對外加光場響應特性的量與所加外場強度有關的光學現象,均屬於非線性光學的範疇,雷射光在可見光及紅外光不同波段的轉換與調變逐一實現。而現今也不斷發展出 ...

http://ndltd.ncl.edu.tw